万维望远镜

万维望远镜 官方版 v2.0

软件大小:93.61MB
软件类型:国产软件
软件语言:简体
软件授权:免费软件
软件分类: 天文地理
支持系统:

万维望远镜(WorldWide Telescope,WWT)是由微软研究院发起、后由美国天文学会接管的一款免费可视化天文学软件与数据探索平台。它整合了全球顶尖天文望远镜(如哈勃、斯隆巡天等)的多波段观测数据,构建出交互式虚拟宇宙漫游环境。用户可无缝浏览从地球夜空、太阳系行星到遥远星系的精准模拟天区,支持时间轴调节、数据叠加对比及自定义观测路线创建。该平台兼具教育科普与科研功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课程和数据分析工具,既适合天文爱好者沉浸式探索星空,也为研究者提供跨机构天文数据协同可视化支持,被誉为“天文学的数字地球”。

截图

软件亮点


天文教育

教师可利用WWT制作天文、物理、地理等课程相关的微课或互动式课件。例如,通过动态演示开普勒定律,帮助学生理解行星运动规律。

支持项目式学习与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通过WWT探索宇宙现象,完成探究式学习任务。

科研协作

天文学家可利用WWT渲染引擎将科学数据进行可视化,例如将最新拍摄的天文图像添加到相应天区,丰富图库资源。

通过导入TLE轨道数据,用户可在WWT中模拟卫星轨道(如北斗卫星、美国星链卫星),并预测其未来运行情况。

科普传播

用户可制作个性化科普漫游,结合图文、语音解说和动态视角切换,向公众普及天文知识。例如,制作“嫦娥奔月”漫游片,介绍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入轨过程与探测意义。

WWT支持导出4K超高清渲染图或视频,替代传统高成本实景拍摄,为品牌方节约成本。

截图

软件功能


多波段数据融合与无缝视角切换

整合了可见光(如哈勃望远镜)、红外(IRAS)、射电(VLSS)等20余个巡天项目的数据,用户可通过调整透明度实现不同波段图像的叠加分析。例如,观测银河系中心时,可同时查看光学图像中的恒星分布与射电波段下的分子云结构。

支持无缝缩放视角,从地球表面逐步扩展至整个可观测宇宙,或聚焦于特定天体(如月球环形山、火星表面)。

时间轴功能

可回溯或预测天体位置(跨度达2000年),帮助理解天体运动规律。例如,模拟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或预测未来天文事件的最佳观测地点。

导览漫游(Guided Tours)

类似互动式课件,支持嵌入图文、语音解说和动态视角切换。教师可制作“太阳系形成史”漫游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行星轨道变化。全球已有超过10万份用户自制的天文教学资源通过社区平台共享。

跨波段数据对比与科研支持

为天文学家提供跨机构数据对比工具。以SDSS(斯隆数字巡天)数据库为例,其存储的140亿行天体数据可通过SQL查询直接关联到WWT的可视化界面,辅助快速验证天体物理性质。

望远镜控制与实体设备联动

兼容ASCOM望远镜控制协议,支持远程操控实体天文设备。用户可通过WWT控制望远镜指向特定天体,实现观测与数据采集的一体化。

截图

软件特色


数据规模

集成全球数十TB级天文数据,包括NASA、ESA等机构的公开资源,覆盖DSS、SDSS、IRAS、VLSS等多个波段上的巡天数据。

交互设计

采用3D球面投影算法,确保天体位置与真实宇宙坐标一致。用户可通过鼠标或触控完成拖动视角、搜索天体(支持名称或坐标输入)等基础操作。

硬件兼容

最低配置仅需XP系统与1GB内存,普通电脑即可流畅运行。软件提供中文界面切换(安装后设置中可选)和触摸屏适配功能,支持网页端、桌面端及VR设备访问。

截图

常见问题


如何导入外部数据或自定义天体?

支持格式:

图像:FITS(天文标准格式)、PNG、JPG(需附带WCS坐标信息)。

轨道数据:TLE(两行轨道元素,用于模拟卫星轨道)。

3D模型:OBJ、FBX(需通过WWT SDK开发工具导入)。

导入方法:

图像:在“图库”中选择“导入图像”,指定文件路径并匹配坐标系统。

轨道数据:在“时间轴”中粘贴TLE文本,或通过“卫星跟踪”功能输入卫星名称(如“北斗三号”)。

万维望远镜下载地址

Windows版下载

普通下载地址

百科推荐

下载排行

近期更新

万维望远镜

万维望远镜